导读:融合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智慧政务建设正在成为助力政府精准把脉“放管服”改革“痛点”、深化机构改革、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作为全球最大的发...
作者简介:黄志凌,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金融风险管理学科全球顾问委员会(GAB)委员。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2019-07-28
导读:融合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智慧政务建设正在成为助力政府精准把脉“放管服”改革“痛点”、深化机构改革、提升现代化...
2018-02-19
作者简介:黄志凌,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金融风险管理学科全球顾问委...
2017-02-17
当前,对中国经济的认识与判断分歧很大。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已不能简单地用增速这一单一维度去衡量。传统的经验、规律和标准...
2017-01-23
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虽然比2014年有所下降,但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增长势头强劲,日本欧洲经济趋于平稳,新兴...
2017-01-19
回顾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漫漫之路,有破釜沉舟之际,有意气风发之期,有举步维艰之难,更有乘风破浪之勇,虽得失兼有,但更是累...
2016-12-09
2016金融时报年会”于12月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黄志凌出席并演讲。他...
2016-11-04
黄志凌尽管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形成,但与投资拉动所产生的“立竿见影”的效果相比,消费驱动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
2016-09-22
本文作者为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黄志凌,来源微信公众号蔚蓝方法我国于1997年前后告别低...
2016-08-24
本文作者为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黄志凌正在大众思维中,银行与企业存在“门当户对”的形式逻...
2016-04-27
本文作者为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黄志凌商品与期货业务都是国际市场衍生品的创新密集区和前沿...
2016-03-29
本文摘自《供给侧改革》一书,作者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黄志凌,有删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2016-01-08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由于西方国家经济普遍遭受重创,而中国及时启动内需战略,经济增长虽然也出现剧烈波动,但总体上依...
2015-11-09
本文作者为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黄志凌2012年以来,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与净出口需求的增...
2015-10-20
本文作者为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黄志凌上个世纪 80年代,我在西安南郊的一所高校研习货币...
2015-10-06
近年来,深化金融改革不断出现政府文件、高层官员讲话、专业论文中,主要涉及改革背景与改革意义、发展困境与近期具体改革...
2015-06-05
对传统银行而言,存贷比限制是其沉重的镣铐,不良贷款率是其时时要警惕的红线,但这还不是传统银行最根本的挑战。因为,消费...
2015-06-01
“2015中国金融创新论坛”活动于2015年5月30日在北京福朋喜来登大酒店举行。和讯银行全程图文直播本次论坛。中国...
2015-05-15
本文为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黄志凌发表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4期。打造成一家公...
黄志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背景
黄志凌,男,1960年生,河南固始县人;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专业特长是宏观经济研究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精通投资银行业务。
大事件
1991年7月毕业于原陕西财经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金融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年开始在原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现国家发改委宏观院)从事宏观经济分析与货币政策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与金融改革研究,参与并承担重大课题研究任务;1995年至1998年在中国建设银行从事政策研究工作,重点关注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亚洲金融危机应对措施等重大金融问题;1999年参与中国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信达)筹建工作,嗣后负责设计运行框架、制度与不良资产处置政策设计,以及重大资产处置审核工作, 2005年到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从事访问研究(研究方向为有问题金融机构管理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2006年重新回到中国建设银行从事风险管理工作,组织推动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垂直管理与平行作业)、完善风险管理基础设施(风险偏好、政策与计量工具)、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强化风险内控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价值创造能力。2013年10月任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学术研究
出版过《中国当代金融运行调控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博士论文《资金形成与金融发展》(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其他著作《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制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金融发展与转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期间出版《改革研究中的局部共识与一孔之见》(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经济观察中的思维轨迹》(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模式选择与运行设计》(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价值提升与价值止损----不良资产处置技术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出版《商业银行压力测试》(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金融风险管理的新视角----宏观应对与微观经营》(商务印书馆/2011)。